工商總局回應中國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
中國國家工商總局有關負責人19日表示,中國政府最新公布的《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方案》,大幅度降低了公司的設立門檻,還權于市場、還權于市場主體,將惠及民生。
經中國國務院批準的《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方案》于2月18日正式公布。
國家工商總局在對《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方案》進行解讀時說,這個方案圍繞公司設立制度進行了重大調整,一定程度上重新界定了政府與社會、政府與企業的權利(權力)邊界,對于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創新政府監管方式、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保障創業創新。因此,有利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和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等新興生產力發展;有利于促進政府職能轉變,簡政放權,創新監管方式,強化協同監管,從傳統的“重審批輕監管”轉變為“寬準入嚴監管”,形成寬松準入、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有利于促進信用體系建設,推動政務信息公開,增強市場主體經營活動相關信息的透明度,保障交易安全。
分析認為,現行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是在中國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在培育市場主體、保障交易安全、維護市場秩序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制度設計中注重政府管控、準入成本過高的弊端也日益顯現。按照公司法修正案和《方案》,推行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較好地解決了現行注冊資本登記制度在實際操作中遇到的問題,最大限度地為投資主體松綁,釋放其投資創業活力。
此次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的核心,是注冊資本由實繳登記制改為認繳登記制,并放寬注冊資本登記條件。理論上可以“一元錢辦公司”。公司實收資本不再作為工商登記事項。在進行公司登記時,也無需提交驗資報告。
國家工商總局同時表示,實行注冊資本認繳登記制是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的方向。但目前包括銀行業金融機構、證券公司、典當行等27個行業,仍然實行注冊資本實繳登記制。主要考慮到,一些特定行業由于行業自身和政府管理的特殊性,對其實繳注冊資本的要求較高,特別是從國際上看,世界各國普遍對金融機構實施審慎監管,要求金融機構具備相當數量的實繳資本,以維護金融穩定。
需要強調的是,實行注冊資本認繳登記制并沒有改變公司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承擔責任的規定,也沒有改變承擔責任的形式。
分析人士稱,《方案》提出簡化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手續,由省級人民政府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和本地區管理的實際需要,自行或者授權下級人民政府作出具體規定,意在破解現階段制約投資創業的場地資源瓶頸,同時兼顧城市管理的特殊性。但出于社會治理的需要,并非任何場所都可以注冊為住所,例如注冊登記的住所是違章建筑或危險建筑,就可能造成住所的合法性問題和嚴重的安全隱患;注冊登記的住所是民用住宅的,經營者的經營活動可能擾亂鄰里生活,造成民事糾紛。